纵目湖山千载留,白云枕涧报清秋。
我们提起一个地方,总会想到当地一些比较出名的东西,或美景,或美食,或美人,或美酒,亦或者是当地的风土人情,历史文化,总之,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“地标”。
但提起河北,好像很多人对它都很“陌生”。它就像一个在班级里次次都考中等的学生,坏的好的你都想不到它。
不过,真的深挖的时候,总能挖出点儿“惊喜”!比如河北的白酒历史。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、年代最久远的酿酒作坊遗址就在河北,所以河北的酿酒历史是很深远的。
时至今日,从河北出的名酒,却只剩了一个“衡水老白干,喝出男人味”,除此之外,再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白酒。
但在如此漫长的酿酒历史中,河北也曾出过家喻户晓的白酒,其中之一就有今天说到的国优迎春酒,辉煌时它也曾位列名酒,如今却是易主重组难回巅峰!
站在“巨人”肩膀上诞生
廊坊地处京津走廊,有着百年之久的酿酒历史,也是我国北方优质酱香白酒生产基地。酒厂初建于1949年,由百年历史的小烧锅改建而成,后在1973年更名为“河北廊坊酿酒厂”。
因当时茅台酱香酒一骑绝尘,惹得一众白酒品牌眼红不已,于是许多地方都开始了向茅台学习的热潮,而迎春酒就是在这样的机缘下诞生的。
它由中国酿酒泰斗周恒刚先生指导研制,在茅台的酿造工艺基础之上,结合北方的环境特点酿造而成,在1974年一经上市,就受到众多酒友青睐。
高光时刻,名利双收
最开始使用的是“高峰牌”商标,直到809年代后才逐渐开始使用“迎春牌”商标。因为迎春酒的口感颇有茅台风骨,又独具北方酱酒的特色,一直都很受欢迎,口碑销量双丰收。
1979年不仅被评为河北优质酒,1984年获得轻工业部酒类评比大赛银杯奖,还蝉联三届国家优质酒的名号。还曾在1984年登上《人民日报》。
当时许多酒友都评价它为“南有茅台称雄,北有迎春显秀”,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,迎春酒是名利双收,“北方小茅台”的称号也是牢牢焊在身上。
改制求生,难回巅峰
当时迎春酒虽然获奖颇多,但产量却一直不算多,所以销量和名气上已经到达瓶颈,到了90年代后期,各方白酒纷纷崛起,后起之秀纷至沓来,在重重夹击之下,迎春酒扛不住了。
不少白酒品牌这时都纷纷改制以求生存,迎春酒也紧随其后,被吴宇科技集团工贸有限公司改制重组为廊坊吴宇酿酒有限公司,这母公司名字,怎么也不像个酿酒的。
重组后的迎春酒,因宣传和发展方向等问题,导致名气一落千丈,如今还记得它的基本都是老酒友,在如今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白酒市场上,它再也没能重现当年风光,可惜了!
在如今的日异月殊的白酒市场上,如迎春酒一般寸步难行的白酒也不止它一个,老名酒有,新生代也不少。
就像四川全兴大曲一样,只因公司要捧同胞兄弟“水井坊”,便把资源全部拿走,最后水井坊出走国外,而全兴也因此一落千丈,只留下个“老八大名酒”的空壳。
还有湖南武陵酒,曾经“三胜茅台的”十七大名酒之一,却也没逃过经营不善几经易主,如今只能在当地勉力求生的下场。
就更不要说贵州木台厚道酒,产自茅台镇酱酒核心酿造区,原料和工艺与茅台同源,酿酒人是出自茅台厂,师承酱酒之父李兴发,凭借一手精湛的勾调手艺跻身茅台八仙的冯小宁。
在当地,因其“茅香”十足,口感醇厚,适口性强被众多老酒友喜欢,而且为了保证酒质稳定,它每批酒都是采用3年基酒小批量勾调,成酒后窖藏5年方能出世。
如此的天时地利人和,也逃不过“茅台镇”三个字,曾经的它是光环,如今的它却成了“紧箍咒”。
福兮祸所伏,祸兮福所倚。名气小却能更好地把控酒质,酒粉的信任度也很高,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吧。
版权声明:本站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版权归原作者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!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bukoudai.com/cyms/9272.html